端稳江苏“饭碗”,让每寸土地都用于高质量发展
端稳江苏“饭碗”,让每寸土地都用于高质量发展
端稳江苏“饭碗”,让每寸土地都用于高质量发展
6月25日,是第(dì)35个全国“土地日”。
江苏,以占全国1.1%的国土面积,承载了6%的人口,创造(chuàngzào)了10.2%的经济总量,在(zài)有限土地上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寸土寸金关乎国计,一垄一亩承载民生。江苏(jiāngsū)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却是资源小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全省土地面临开发强度高(gāo)、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问题,土地增量扩张已(yǐ)接近“天花板”。因此,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成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我省积极探索土地资源高水平(gāoshuǐpíng)保护、高效率(gāoxiàolǜ)利用的新路径。
守好耕地“红线(hóngxiàn)”,端稳江苏“饭碗”
江苏耕地占全国的3.4%,人均耕地约0.72亩,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而在(zài)2024年,江苏粮食总产量创下(chuàngxià)新高,达到762亿斤(yìjīn),连续11年超700亿斤,再次实现总量平衡(pínghéng)、口粮自给、调出有余。
用如此少的(de)耕地,产出如此体量的粮食,有什么秘诀?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藏粮于(liángyú)地”。
在常州市金坛区(qū)“陌上花开”项目现场,夏收进入尾声,游客络绎不绝(luòyìbùjué)。这片阡陌良田,曾经是一片荒地。
“我们通过土地流转、清障、整治,建设区域内(nèi)农路、农田和水利基础设施,形成可种植耕地2万多亩(wànduōmǔ)。去年项目区域内小麦(xiǎomài)平均(píngjūn)亩产突破400多公斤,较全区平均亩产高67公斤,当季夏粮对全区粮油生产贡献率达9.32%。”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金坛分局耕地保护与生态修复(xiūfù)科负责人胡瑜说。
像常州这样的(de)案例还有很多。省自然资源厅耕保处相关(xiāngguān)负责人表示,我省(wǒshěng)在“三区三线”中优先(yōuxiān)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特殊管控,率先部署开展全省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更新,加强优质耕地储备和管护。
此外,我省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guǎnlǐ),坚持实施建设占用耕地“先补后占”,继续“开疆拓土”,用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平台,拓展补充耕地来源,大力(dàlì)推进补充耕地建设,规范组织补充耕地指标(zhǐbiāo)易地调剂,既保障重大项目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需要,也(yě)促进资源与资金优势互补(yōushìhùbǔ)。
建湖县陈甲村,一度农田细碎(xìsuì)零散、杂乱无章(záluànwúzhāng),总共3768.9亩的耕地居然被分成3200多个田块,很大程度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后(hòu),全村‘小田变大田’,净增耕地488亩,田块被整合成69块,大大(dàdà)提升了耕地连片化、规模化种植水平。”陈甲村党总支书记(shūjì)鲁曼说。
保疆(bǎojiāng)又拓土,2023年全省耕地面积6223.29万亩,完成国家下达(xiàdá)的耕地保护任务,并于2024年6月在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开展(kāizhǎn)“耕地保护进万村”主题宣传,“带图培训”4400场……“红线”守好了(le),“饭碗”端得更牢了。
盘活(pánhuó)低效土地,向“存量”要“增量”
2023年,江苏土地开发强度达22.5%,为全国省(区)中最高,而与(yǔ)之相对的是,一些土地的投入产出效益不高,存在容积率低(dī)、亩均税收低、能耗效率低等问题,利用效率不足(bùzú)。
土地资源珍贵且紧缺,增量(zēngliàng)有限,盘活低效用地是自然资源(zìránzīyuán)配置的一项(yīxiàng)大难题。如何算好“土地账”,促进土地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先看(xiānkàn)两个典型案例——
以前的丹阳市界牌(jièpái)镇华城工业园,厂房破得像打补丁的旧衣裳,安全隐患一箩筐,租金一降(jiàng)再降也租不出去,好项目不愿来(bùyuànlái),破厂房又盘不活,24亩(mǔ)土地亩均税收还不到1万元,不足丹阳市平均水平的1/6。
泰州医药高新区(gāoxīnqū)(高港区)拥有生物医药(shēngwùyīyào)、化学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港口(gǎngkǒu)5个产业园,企业3.1万家(wànjiā),其中,江苏福缘达热工科技有限公司有许多厂房处于闲置状态,而江苏瑞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急需扩大产能。
一方面,企业用地(yòngdì)指标面临“不足”;而另一方面,却是“沉睡”的(de)土地被已停产的旧项目占据,制约经济发展。
省自然资源厅开发利用处(chù)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盘活低效用地,我省打出一套(yītào)“组合拳”——
率先(shuàixiān)开展全省范围建设(jiànshè)用地利用状况详细调查评价工作,形成建设用地利用质效“一本账”数据,推动存量低效用地精准“上图落位”;
建立健全(jiànlìjiànquán)项目库动态管理机制(guǎnlǐjīzhì),通过产业更新、闲置扩能、增容(zēngróng)技改、归并改造、成片开发、综合整治等多种改造模式,推动低效用地盘活利用;
建设“苏地慧用”智慧管理平台(píngtái),对建设用地供应、开发、监管、评价(píngjià)、盘活进行全过程管理,并结合人工智能,探索大模型在开发利用管理方面的深度(shēndù)融合与落地应用。
此外,我省严控年内不合理新增闲置土地,进一步推广“市场+行政+司法”处置(chǔzhì)模式,通过政府推动、司法介入(jièrù)共同推进处置,健全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制度(zhìdù)和闲置土地发现机制,组织各地对辖区(xiáqū)内闲置存量(cúnliàng)土地进行全面摸排,逐地块核实补充用地信息,从源头预防和加快处置闲置土地。
“十四五”以来,全省(quánshěng)累计实施低效用地再开发90万亩(wànmǔ),全省处置批而未供土地107万亩、闲置土地19万亩,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jiànshè)用地使用(shǐyòng)面积下降22.2%,2025年全省新上(xīnshàng)工业项目平均容积率提升至1.35……实现以较少资源占用支撑更多优质发展增量。
视线回到上述两个(liǎnggè)产业园上来。经过整治(zhěngzhì),如今,华城工业园建筑面积由5000平方米提升至2.8万平方米(wànpíngfāngmǐ),容积率提高至1.76,年产20万套智能车载汽车配件项目已全部上线投产(tóuchǎn);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这两家企业实现“联合开发”,年新增开票(kāipiào)销售4000万元。
做好服务保障,推进(tuījìn)机制创新
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雅浦村全新打造的小黄鸭亲子度假村近日开启试运营,带亲子元素(yuánsù)的民宿及(jí)设施遍布,丰富的业态吸引众多游客(yóukè)前来打卡。
武进区将(jiāng)原有农村土地流转(liúzhuǎn)后,吸引社会资本(zīběn)投资现代农业,农户和村集体(jítǐ)在自愿的前提下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经营权折合为股份(gǔfèn),获得股份分红;政府按照土地收入的20%收取调节金,企业和村集体分别按持股比例(bǐlì)进行收益分配,村民则获取固定收益;村集体按照每亩1980元的标准每年向村小组支付租金,大大提高土地经营效益。
近年来(jìnniánlái),我省摸排存量集体(jítǐ)经营性建设用地26万余亩(yúmǔ);2024年全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交143宗2211.22亩,金额10.7亿元……在自然资源部门的(de)服务保障下,越来越多的乡村实现三产融合,收入也逐步多元化。
以节地水平(shuǐpíng)和产出效益“双提升”为目标,全省自然资源系统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探索节约集约用地(yòngdì)新路径——
率先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zǒngtǐguīhuà)在(zài)全国同类规划中率先获国务院批复,市县总体规划全部获批实施,设区市中心城区(chéngqū)详细规划基本覆盖;
高水平编制1.1万个村庄规划,实现乡村地区规划管理(guǎnlǐ)全覆盖,省海岸带(hǎiàndài)及海洋空间规划全国首批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查备案并由(yóu)省政府印发实施,推动《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chángjiāngliúyù)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实施,协同编制《长三角国土空间规划》;
深入开展要素保障护航行动,在全国率先全面实行用地用林合并(hébìng)审批,用地用林申报材料精简35%,综合审查(shěnchá)时间缩短37%;
编制实施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完成13个市级、74个县级专项规划编制,创新构建江苏特色山水工程体系,南水北调(nánshuǐběidiào)东线(dōngxiàn)湖网地区(dìqū)国家(guójiā)山水工程完成生态保护修复87万亩,总体进度超95%,有力保障“一江清水向北送”……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姚政宇 丁蔚文(dīngwèiwén)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